形态描述
翅展12~13mm。体翅灰黑色,头部有较长的白色鳞毛。下唇须略向上曲。前翅基斑呈暗灰色,中间部分凸出,基斑与中带间为白色,其中混杂一些黑色短条斑。前半部为黑灰褐色,在中带偏下方有一黑色圆形斑纹,圆斑外侧有两条断续银灰色有金属光泽的条纹,两条纹中间中央部分有4个黑斑点;前缘有7个黑色短钩状纹;外缘黑色,有上、中、下三个黑灰褐斑点。后翅灰黑色,近基部色稍淡,缘毛白色。雄性外生殖器:抱器瓣中腰细,末端膨大,表面生有许多长毛,边缘有许多短刺;背兜狭窄成条带状;阳茎基部宽,中部略细,端部略向上弯曲,有阳茎针17枚。雌性外生殖器:产卵瓣长椭圆形;前阴片在开口处较平;囊导管短;囊突两枚,略呈牛角状弯曲。卵扁椭圆形,初产时乳黄色,很快变成鲜红色,孵化前呈暗紫红色。幼虫体长11mm左右。污白色或灰白色。头部杏黄色;前胸背板褐色,前缘和后缘有黄褐色凹陷;肛上板褐色,近前缘有排成带状的深褐色斑点;臀栉缺。蛹长5m左右。头部有黑色刺突两枚;臀棘8根,非常细弱,其中有4根长而明显。
生物学
生活习性:在黑龙江省岱岭每年发生一代,以6~7龄幼虫卷曲在落叶松皮下吐丝做薄茧越冬。翌年春当4月上旬落叶松开始发叶时,幼虫就在皮下活动危害。5月中旬吐丝做茧化蛹。6月下旬开始羽化,交尾,产卵。初孵幼虫十分活泼,很快钻入皮下亦能吐丝下垂,10天后在靠近树皮处吐丝做圆形白色薄茧,卷曲在内,再经3~5天脱第一次皮,进入第二龄,开始食害树皮表层,形成浅而细的坑道,3龄以后可以食进韧皮部,严重时有流脂现象,是识别松皮小卷蛾幼虫危害的重要象征。
寄主:落叶松。
寄主:落叶松。